211文科硕士吐槽均薪仅5500元?当事人再发声(组图)

3月1日

一则“211文科男硕士

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的话题

登上网络热搜榜






该视频由上海一所211高校

研三学生“严肃的虾米”(网名)

2月25日在某平台发布

引起广泛讨论

211硕士毕业

工资5500元你能接受吗?

博主“严肃的虾米”是上海大学的文学硕士,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多场面对高校毕业生的线下招聘会之后,他没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我来之前准备了5份简历,结果我转了5圈,一上午连一份都没发出去。”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网友们纷纷在微博底下留言。

有人说他“眼高手低”,没弄明白工资的收入和城市的消费水平以及他受教育的水平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更多的网友对他表示支持,说:“寒窗苦读十余载,考上个211的硕士,出来挣得和保安一样,这就是浪费资源,不重视人才。犹如让爱迪生换灯泡,雇瓦特当司机。”



图片来源:微博评论

有人说这样的工资,让人真不知道读书的意义在哪里,苦读20多年的书,甚至还不如趁早高中毕业去工厂拧螺丝。

话糙理不糙。年轻人在毕业季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就业市场的严峻无疑是其中最大的问题。硕士毕业之后5500元的工资虽是个例,但也代表了一部分毕业生面临的现状。


当事人再发声



当日下午,“严肃的虾米”再次发布一条视频。他解释道:“均薪5500元”是招聘会所有参会公司的岗位均薪,而不是他以“文学硕士”身份应聘时得到的薪资答复。谈到做视频的初衷,除了记录自己的个人见闻,也是希望引起社会对这一代年轻求职者的关注。

全日制211硕士们的工资条

在评论区,有不少网友抱团取暖。

总说上了大学就好了,考上研究生就好了,毕业就好了,可是怎样的结局才配得上自己的努力?

为什么硕士毕业工资依旧很低?

有网友在微博评论区征集全日制211硕士的工资,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图片来源:网络



有网友在评论区回复,说自己拿着难以启齿的工资,都不够养活自己的,并表示自己给211硕士们拖后腿了。



也有网友说自己月工资5000元存不住钱,211硕士到手不到6000元。有人默默来点个赞,并没有留下回复。







也有高薪人士的回应,说自己非211工科硕士,从2017年的月薪7500元,到现在的年薪30万元,成为评论区为数不多的赚钱赢家。



当然,最后的薪资如何和专业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参加过校招或者社会招聘的毕业生都知道,相对于理工科毕业生,文科生的整体起薪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文科类专业的典型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哲学、历史学等专业,而理工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起薪水平相对较高。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行业的发展、专业需求的稀缺程度息息相关。


2022年全国毕业生平均薪资8376元



根据58同城、赶集直招此前发布的《2022年毕业季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毕业生实际月薪水平为8376元,其中上海毕业生平均月薪为8471元。

上述报告介绍,2022届毕业生从行业上看,能源/矿产/环保为实际税前薪资水平最高行业,为9500元,金融业为9429元,汽车/生产/加工/制造业为9326元。从具体职位方面来看,研发、财务/审计/税务、自媒体/网络主播为薪资较高前三职位,分别为11353元、9208元、8625元。从事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行业的2022届毕业生月薪较低,为6870元。

以上海某知名985大学为例,记者询问了该校2021届文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致有四类。第一类去向主要为杂志社和出版社,月薪6000元左右。第二类是上海的初中、高中教师,月薪10000元左右。以上两类工作均有正常的假期与双休。第三类是新媒体和大型传统媒体,月薪10000元左右。第四类是互联网大厂,月薪15000-20000元,但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加班,每周单休或者不休。


“文凭贬值”的背景下

去顺应改变的趋势



“文凭贬值”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高中、街道招聘标准动辄名校博士起步,海归高材生进卷烟厂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北京大学毕业的博士和曼彻斯特大学毕业的海归硕士研究生被录用到了城市管理执法岗,“高材生当城管”的话题曾引爆全网。

在研究生扩招之后,学历贬值的问题更加严重,尤其是文科专业的研究生们,在临毕业之际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非常困难。

尽管如此,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涌入到考研的大队伍里。其实,读完硕士出来之后,一样会面临难找工作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群人还将迎来婚姻压力、住房压力、父母养老的压力等等。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摄

社会对年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他们肩上的责任只会越来越重。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所说的那样:“短期看是加快马力往前冲,但过度疲惫只干不休的全社会‘内卷’,必须会导致自然规律的反噬。”

也许,“不容易”正是社会的一种常态。当我们抱怨“不容易”的时候,反过来一想,谁又容易呢?

也许,从“不容易”到“容易”的改变正在路上。感受到压力的人们,在改变的趋势之中,尽自己所能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善自己的“小环境”,这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推荐阅读